第七百九十七章 懿安皇后(1 / 2)

因怕宰相专制,对皇权造成威胁。朱慈烺时期就开始改革,到了建文四年。内制度,成了皇帝咨政的专门机构。

大明的奇葩皇帝不少,很多堕与政务的皇帝,就想做甩手掌柜。可是,有为了避免臣子专权,内制度就开始显现,内的权利也逐渐增大。

很快,内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部。

起初,内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内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

然而,虽然首席内大学士就是我们所称的内首辅有票拟的权力,但却不得不依赖于内部太监送达批红。首辅大学士的职权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须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政,如张居正结合冯保。

内制度的延续,遇到个忠臣,依旧可以使得大明朝政体系良性运转。且不张居正功过,至少张居正此人对大明是有大功劳的。

明成祖皇帝朱棣成立内以后,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

在大明国力昌盛的情况下,,内与六部各司其职,国家最高行政命令从紫禁城发出,通过全国近两千处驿站,全长十四万三千七百公里的驿道,层层下发到国家每一个角落。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崇祯皇帝裁撤掉驿站,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的原因。

而内,则成了朝廷的重中之重。能够进入内的臣子,都是社稷的栋梁,群臣的表率,中流支柱。

永乐中期以后,内职权渐重,兼管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后明宣宗朱瞻基时期,权力开始上升三杨辅政,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

全国大大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内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内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

以往,按大明祖制,太监读书识字是被严令禁止的。大明宣宗不仅改了这个规矩,而且在他的鼓励下,宫里还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学堂。后人猜测:明宣宗这一做法,其目的就是让太监牵制内的权力。久而久之,一种奇怪的政治格局出现了。

大明皇帝多不问政事,可他们并不傻。皇帝重用太监,就是为了牵制内的权利。

武英殿大学士刘子涛,他竟然敢站出来反对:“启奏万岁,监察御史吴北虽贪污受贿,然他提出的建议不无道理。臣以为,沈氏终不可为太子妃。”

他是内成员,刘子涛的一番话,立刻在朝中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如果朱慈烺之前一直都在隐忍不发的话,那么现在他就是忍无可忍了。

“若是本宫,执意要娶呢。”朱慈烺冷冷的问。

刘子涛也不客气:“那老臣就一直死谏,太子爷想查老臣有无贪腐的证据,尽可让锦衣卫来查便是。”

就怕遇到这样的硬骨头,像是刘子涛这样的官员不是没有,只不过凤毛麟角罢了。朱慈烺也相信,这种人怕是查不出什么贪污的证据。

此人,不过是过于迂腐罢了。就是这样的人,朱慈烺还真拿他没办法。

崇祯皇帝也看到事情不好收场,于是呵斥道:“太子不得无礼。”

朱慈烺干脆豁出去了:“儿臣没有无礼,父皇,沈氏一门忠烈。儿臣娶沈诗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