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太学包子(2 / 3)

寒门宰相 幸福来敲门 3119 字 2021-02-15

那是现代,但在古代为何要提倡亲戚,同乡,同族,感情就是这样相互麻烦出来的。

“我先领你们去投牒,一会再去太学。”蔡确言道。

二人重新回到国子监,章越与蔡确攀谈说起了书铺伙计态度之事。

蔡确失笑道“当然如此,我告诉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伙计之所以神色不佳,是因你们没有油水。”

“你们以为书铺最大的油头,是给你代写家状集,审验出身以来文字么?错了,书铺最大的油头在于替士子冒籍,夹带文字及请人代笔。”

章越,黄好义闻言都吃了一惊。

没错,宋朝书铺有两等,一等就是正常卖书书铺,还有一等就是如此,而且路子就是这么野。

但章越仍不由问道“公然冒籍之事,衙门不会察么?”

蔡确道“凡经营书铺不仅是熟于奸弊之人,而背后哪个不是富家就是形势户,衙门哪敢查?就拿冒籍一事来说,以往每遇科场,即补试广文、太学馆监生。”

“不少心怀侥幸之人,即到京师私买监牒,易名就试,或冒畿内户贯,以图进取。这样的人历年来还少么?”

章越明白,国子监解试,开封府府试不仅解额多,而且朝廷给的进士名额也多。

故而很多士子要么冒充太学,广文馆学生,要么就是冒充开封府府籍,获得参加国子监解试,开封府府试的资格。

但是负责审验考试资格的,不是在官府,而是在书铺。

为何如此?

因为官府不敢保证审验结果,所以就交给民间书铺来处理。

而书铺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公证机构,他最早确实是抄书的,代替老百姓以官府的格式代写状纸。

之后书铺权利慢慢扩大,一直到为省试,解试考生的真实性作背书,代替官府查验考生真实身份,比如有没有冒籍啊。

等书铺认可后再交给官府审查资格。

如果没有书铺这一流程,万一将来出现考生冒籍,那么责任则全在官府。有了书铺,出现冒籍,官府则可完全推脱到书铺上。

于是书铺到了这份上,能通上下的索性就明码标价为考生办理冒籍,钱给得多还能帮忙替考。

“若办冒籍多少钱?”章越不由打听。

“以往六七千钱,如今要一万钱!”

章越略有所思道“这不贵!也是,若是世家子弟根本不用冒籍,唯有寒家出身这才行此诡诈之道。”

蔡确斜目看了章越一眼,随即笑道“正是如此,三郎见事倒是极快。你们是正途出身,书铺没有油水,故而也是不搭理了。”

“哈哈,”章越大笑道,“真是听持正兄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蔡确道“不敢当,三郎有名家子弟风范,不知与今科状元章子平相熟否?”

章越道“不过片面之交。”

蔡确微微一笑,一旁黄好义早忍不住道“持正兄,他二哥是章子厚。”

“哦?是子厚么?难怪,难怪。”

章越面上故作尴尬,心底却道,难怪什么难怪,两个新党出身的大奸臣难怪这么早就惺惺相惜了么?

章越转念一想,不过有黄好义这大嘴巴,自己来京的行踪想瞒也瞒不住了。

三人见了书吏。书吏见了书铺的印章,连看也不看直接给了二人盖印,还给了唐九,马五交割了公文,并告诉他们十日后来太学考试,决定是否被太学录用。

一看在蔡确帮忙下,如此轻松就办妥了事,章越和黄好义都是很高兴。

章越道“要不是没有持正兄,今日真不知如何麻烦才是,不如如此,由我做东请持正兄,四郎吃酒会茶如何?”

蔡确闻言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道“我们先到太学逛逛再说!”

蔡确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