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华国特色(2 / 2)

出来之后,袁媛笑着跟施密特教授夫妇说:“以后蔓上门去看望你们的时候,她也得给你们准备份礼物才能上门,否则别让她进门。”

几个人这才了解到这是华国的传统,尊师重教,尊老爱幼,上门看望长辈和老师是不能空手去的。

施密特夫人笑着说:“蔓毕业后能去看我们,我们已经会很高兴了,米国可没有这个传统的,一定要给我们带礼物。当然,蔓如果能给我们捎个华国来的小礼物,我们也是会很高兴地收下来的。”

他们也知道,去一个新的地方,要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尤其是去参加宴会的时候,是不是需要准备礼物、准备什么样的礼物等。

他们去穆林家和袁媛家的时候,是分别准备了礼物的,之前也不知道啥礼物合适,还让曹蔓参谋过。

当时着实让曹蔓作难了一回,她跟尼克探讨过,米国人参加别人的婚礼好像都很简单,花费几十几百的没个标准,她又跟袁媛父母咨询,只问在华国去参加婚礼有什么风俗习惯。

提起在华国参加婚礼来,袁媛父母可是经历过很多次的,而且跟他们年龄差不多的同事,孩子都到了婚嫁年龄,所以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听得曹蔓乍舌。

在华国参加红白事,都流行送钱,而不是礼物。各地的份子钱都是有数的,像河东那边,每次上百甚至上千,具体数目视与新婚夫妻的关系远近,关系近的多给,关系一般的给少点。还有什么后辈给的不能超过长辈给的,长辈给的不能太寒酸,这次你给我多少,下次我也还给你多少之类的,各种讲究。

所以曹蔓给教授夫妇的建议是干脆别想那么多,就当去看望穆林和袁媛的父母,带一些弗兰斯的特色东西,价钱么,几十米元就行,至于给两位新人的结婚礼物,是早给过了的,不用再给一份了。

其实他们这次来华国,很多令人尴尬的问题都已经被曹蔓过滤了,否则绝对没有他们感受的那样舒心。

比如他们去参加宴席的时候,很多人特别想了解两位教授挣多少钱,孩子几个,都多大了,结婚没有,住的房子是学校给分的吗?面积有多大?曹蔓对这些问题也表示理解,无非就想跟华国这边的情形做个比较。

可实际上真不是这样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