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巴达维亚城(2 / 3)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5374 字 2020-07-22

早年他们可是在荷兰人手下吃过大亏。

1617年科恩被任命为第四任荷属东印度地区总督之后,英国人的舰队也脚跟脚地来了,试图在在同一地点修筑城堡并驱逐荷兰人。这场战事一致持续到1619年,荷兰人最吃紧的时候已经失去了自家的据点,但科恩并没有放弃,将荷兰在整个南洋地区的船只和人员悉数召回,并于当年5月回到巴达维亚与英国人展开决战。

这场决战的结果是荷兰人不但夺回了自己的城堡,赶走了英国人,而且还对逃往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的英国船只进行了追击,并在马来半岛的北大年港附近海域重创了英国舰队。1620年两国在伦敦议和之后,科恩依然不依不饶,处死了30名到马鲁古群岛做生意的英国人,逼得英国人彻底退出了东印度地区。1621年,科恩重建了荷兰人在西爪哇北部海岸的据点,并用“荷兰”的罗马名称batavia对其命名,即后人所知的巴达维亚。

1622年,科恩为了独霸肉豆蔻的贸易,对班达群岛与英国人交易的土著人进行了屠杀。死于这场屠杀的当地土著超过一万五千人,剩下的活人也悉数被松岛了其他荷兰殖民地充当奴工。澎湖和台湾岛上的荷兰城堡,大部分便是由这些来自南洋的奴工修筑。

科恩的一系列措施压得英国人抬不起头来,最后只能放弃了占领巴达维亚的奢望,转而在临近的万丹地区建立据点。前两次马打蓝国发兵攻打巴达维亚城的时候,英国人就已经跃跃欲试了。不过碍于科恩的赫赫威名,英国人也不敢公开参战,只能是在战后偷偷摸摸地卖了一批军火给马打蓝国,指望他们能够在下一次的战争中干掉巴达维亚城里的宿敌。

科恩病逝的第三天,英国人和马打蓝人几乎是同时得到了消息。而马打蓝国的统治者剌登·郎桑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就宣布开战,派出使者前往各地传令调兵,向巴达维亚集结。英国人却因为不太敢确定科恩病逝的消息是真还是故弄玄虚,因此没有选择直接出兵参战,但还是向马打蓝国了四十门火炮和相应的弹药,指望他们能够在这次的交战中攻破巴达维亚城。

在科恩病逝二十天之后,已经有大约三万七千至四万名马打蓝国战士抵达了巴达维亚外海,并且已经有小股部队从巴达维亚港东西两侧约二十多公里的海岸登陆,并对周边的种植园、农场及所有荷兰人名下的产业进行捣毁。

不过荷兰人也没有试图要在城外的开阔地区抵抗马打蓝大军的入侵,早早就放弃了城外的这些地区,移民们也已经回到城中。因此这期间的主要损失都集中在经济方面,人员倒是没有太多的折损。

随着马打蓝舰队的分批抵达,双方参战船只的数量差距进一步被拉大,巴达维亚港的荷兰帆船也逐渐陷入了劣势。巴达维亚议事会在范迪门等军方人员的强烈建议之下,不得不命令所有船只突围离开港口,放弃在海上与对手进行决战的打算。

这种应对手段并不是历史上的首次实施,当初英国人攻打这里的时候,科恩就曾经用过这一招,而且他是亲自率船队突围出去,召集了各个殖民地的力量之后才进行了反扑。而前几年马打蓝国攻打巴达维亚的时候,科恩也坚持了这一做法,保存自家的实力不与对手硬拼,通过固守坚城的方式来耗垮对手的后勤供应,而突围出去的船只还可以从外围骚扰对方的补给线。至少从前两次的效果来看,这套办法还挺有效的。

荷兰船队付出了二十多条船的代价,终于突围出去。好在被击沉击伤的船只基本都是小船,对于整体实力的影响还不是太大。但随着船队的离开,也就意味着接下来马打蓝大军在巴达维亚港的登陆将毫无阻碍,他们面前的障碍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经历了多次战火洗礼的巴达维亚城了。

巴达维亚城内的气氛虽然紧张,但社会秩序倒还没有因此而乱掉。毕竟这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