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3章(1 / 2)

;

特战师的备战工作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岛上几乎所有人都在围绕着这个重大项目忙碌。但要说这段时间普吉岛上相对比较清闲的人,那也不是没有,比如跟钱少宝一同来普吉岛上任的黎德昌。

黎德昌抵达普吉岛的时候,也得到了钱天敦的亲切接见。但钱天敦对他的关注显然十分有限,给他分配了住处和办公地之后,这么多天了也没有再过问安全部派驻机构的组建进度。

黎德昌得到的落脚地是距离岛上港口不远的一处小院,据说在此之前是在修建码头期间用作工程指挥部兼工地食堂,如今空闲下来,正好腾给安全部当作驻地衙门使用。

当然了,这小院本是临时搭建的房子,条件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就是结构最简单的木柱泥坯土墙房,房子里为数不多的家具也都是用本地采伐的木材做的,甚至连清漆都没刷,肉眼可见刀削斧劈的痕迹。

小院内外比较值钱的家当,大概还得数屋顶上的瓦片。和黎德昌交接的军官称,这些瓦片都是登岛初期千里迢迢从星岛运过来的建材。而特战师在岛上修建的砖瓦作坊,则是在去年下半年才投产。

黎德昌和他从星岛带来的十几名随从人员,今后一段时间就只能暂时挤在这个小院里生活和工作。

由于目前岛上的物资基本要依赖外界输入,所以暂时还没有交易市场,一切生活物资都是由军方管控,通过配给制进行发放。

黎德昌这帮人所需的物资,也得先在特战师后勤处办理申领手续,然后凭借后勤处开具的证件,定时去库房领取各类物品。

黎大贵毕竟经验老道,对这样的状况已有所预料,在给黎德昌安排的随行物资中,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生活物品,甚至连米面油等食物也有足足上千斤之多。

如果黎德昌到了普吉岛之后与特战师出现衔接问题,无法获得物资,那依靠带过去的物资也能自行撑上一段时间。

不过黎大贵所担心的状况最终并未发生,黎德昌与特战师后勤处的交涉非常顺利,办理手续当天便领取了一批物资。

唯一让黎德昌稍感不便的是,这小院实在太小了一些,入驻之后不免有些拥挤。

坐北朝南的正房三间屋,分别用作黎德昌的卧房、会客厅和书房。而他的十几名下属,就只能分别住在东西厢房中。这还得挤出两间房,充当存放机要资料的档案室,以及安放电台设施的通讯室。

院子南侧是院门、茅厕、柴房和厨房,基本也没什么可改造的空间。

办事处的门牌是在星岛做好带过来的,只是将那黑底金字的牌匾挂在这简陋小院门口,不免显得有点不太搭配。

黎德昌要召集全部人马开个会,这院子里都没一间屋能挤得下这么多人,无奈只能把小院天井当作露天会议室来使用。

不过他对此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受邀参加接风宴的时候,他曾去参观过钱天敦的住所,一样也是住在土坯房里,只不过地方更大些而已。

当然了,随着岛上各项基建工程的逐步推进,钱天敦的新府邸估计今年就会建成,肯定比临时住所要高档得多。

同理,只要黎德昌能自行解决建材和劳工的问题,应该也不会有人阻止他在岛上兴建一所更气派的安全部衙门。

关于黎德昌所辖这处情报机构的人员和工作分配,黎大贵也是提前就替他做好了安排。

这十多名下属中既有善于长期潜伏,通晓多国语言的探子,也有长于信息收集整理的情报分析师,还有专攻刺杀、缉捕的外勤高手,甚至还配备了一名专司电台操作的电报员。

有了这些专业人员,搭建衙门的基本架构就不用黎德昌操心了,他只需专注于把握方向,拍板重要事务即可。这对于缺乏部门管理经验的黎德昌来说,的确是成功避开了驻外情报结构在草创